亦如诃佛丹霞老,却向清凉礼白毫。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庐山

宋·释绍嵩

五老峰边路欲迷,莲华峰下片云栖。

亦如诃佛丹霞老,却向清凉礼白毫。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留有诗作传世,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景色,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作为僧人,他的诗作中常蕴含着对佛教的感悟和修行体验。

译文

在五老峰边,道路曲折使人感到迷茫;

在莲华峰下,一片云彩悠然栖息。

就像那曾经呵佛骂祖的丹霞禅师,

却也在清凉之地,恭敬地礼拜佛的白毫。

释义

五老峰:庐山五老峰,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

莲华峰:亦指庐山的一处山峰。

诃佛丹霞老:丹霞禅师,唐代禅宗高僧,以呵佛骂祖著称,表现其不拘泥于传统佛教教义的修行态度。

清凉:指佛教中的清净之地,也指庐山等清凉幽静之地。

白毫:佛顶之白毫相光,为佛三十二相之一,象征佛的智慧和慈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五老峰和莲华峰的壮丽景色,同时融入了佛教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感悟和修行体验,首句“五老峰边路欲迷”描绘了庐山五老峰的险峻和道路的曲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次句“莲华峰下片云栖”则通过描绘云彩在莲华峰下栖息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幽静之美。

后两句“亦如诃佛丹霞老,却向清凉礼白毫”则通过引用丹霞禅师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修行体验,丹霞禅师虽然以呵佛骂祖著称,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将他描绘成在清凉之地礼拜佛的白毫的虔诚信徒,这种对比和反差,既突出了丹霞禅师的修行境界,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畏和信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释绍嵩的修行经历有关,作为僧人,释绍嵩在游历庐山时,被庐山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氛围所感染,从而创作出这首富有禅意的诗作,通过描绘庐山的景色和引用佛教典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感悟和修行体验,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庐山的幽静之美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