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砚石开云月,涧底松根劚雪腴。全诗是什么?

风云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宋·陆游

床头砚石开云月,涧底松根劚雪腴。

老去功名空自惜,梦回风月更谁拘。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如。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床头的砚石中磨出的墨汁如同云月般清澈,从山涧底部的松树根下挖掘出的雪水肥美甘甜,年岁已高,对于功名的追求只能空自惋惜,梦回之时,那风月美景又有谁能拘束我呢?站在千峰之顶,我感到无比自由,置身于万象丛中,我能够自如地生活,我不再向人间争宠夺辱,只愿将心事寄托给那自在的沙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由,以及他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首联通过“砚石开云月”和“松根劚雪腴”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清雅与超脱,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由的向往,颈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在与无拘无束,尾联则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高洁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和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他高洁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主张抗金而多次被贬,晚年,他退隐山居,过上了宁静而自由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