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钗头次第多,起看缺月带斜河。全诗是什么?

春秋117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和友人悼亡(其一)》,全诗原文如下:

和友人悼亡(其一)

唐·温庭筠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金粟钗头次第多,起看缺月带斜河。

欲知此恨无穷处,泪滴罗衣暗断肠。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多写闺情,风格秾艳精巧,词风婉约绮丽,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译文

(后两句)金粟钗(精美的首饰)在头上逐一增添,起身观看那缺月斜照着银河,想要知道这无尽的哀愁在何处,只能暗自伤心,泪水滴落在罗衣上,令人断肠。

释义

“金粟钗头次第多”描绘了女子头饰的繁复与华美,象征着逝者生前的风姿绰约与生活的精致。“起看缺月带斜河”则借景抒情,以缺月与斜河(银河)的清冷孤寂,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前两句通过“星沉海底”与“雨过河源”的奇幻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氛围,暗示了逝者已去,生死相隔的无奈,后两句则直接抒发哀愁,通过“金粟钗头”与“缺月斜河”的意象,将逝者的美好与现实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无限怀念与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是温庭筠为悼念一位逝去的友人所作,具体友人是谁,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这位友人有着深厚的情谊,对友人的逝去深感悲痛,在唐代,悼亡诗是一种常见的诗歌题材,诗人们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与哀悼,温庭筠的这首《和友人悼亡》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