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庐山
唐·白居易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得便怀归。
岂惟蹇步困追攀,已觉侍史疲奔送。
五老峰巅望九江,白云深处有人家。
归来休道无胜事,自古英雄多寂寥。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我身在草堂之中,但心却早已飞向了庐山,还未到达便已心生归意,岂止是我这蹒跚的脚步在艰难攀登,就连跟随我的侍从也已疲惫不堪,站在五老峰的巅峰眺望九江,只见白云深处隐约有人家,归来后不要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往往都感到寂寞。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庐山的向往和游览后的感受,首句“身出草堂心不出”写出了诗人虽身在草堂,但心已飞向庐山的情景,岂惟蹇步困追攀,已觉侍史疲奔送”描绘了攀登庐山的艰难和侍从的疲惫,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和归来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寂寞处境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游庐山为背景,通过描绘攀登的艰难和归来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英雄的深刻思考,诗中“岂惟蹇步困追攀,已觉侍史疲奔送”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攀登庐山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易,而“五老峰巅望九江,白云深处有人家”两句,则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两句“归来休道无胜事,自古英雄多寂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寂寞处境的同情和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游览庐山后所作,白居易一生热爱自然,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庐山作为江南名山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白居易在游览庐山时,被其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同时也对人生的艰辛和英雄的寂寞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游庐山》。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英雄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