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挽文丞相
宋·汪遵
风驭宾天云雨隔,孤臣忍泪肝肠痛。
道傍庐舍无烟起,犹是前朝歌舞地。
作者及朝代
汪遵,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文宗至唐哀帝年间,他的诗作以咏史诗为主,多抒发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与反思,风格沉郁顿挫,情感深沉。
作者简介
汪遵出身贫寒,但自幼聪颖好学,对历史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尤其以咏史诗见长,善于通过历史事件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虽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着深厚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诗人。
译文
风驾着您升天而去,云雨相隔,我再也见不到您了,作为孤独的臣子,我强忍着泪水,内心却如刀割般疼痛,道路两旁的房屋没有了往日的炊烟袅袅,这里曾经是前朝歌舞升平的地方,如今却一片荒凉。
释义
“风驭宾天云雨隔”描绘了文天祥(此处虽未直接点名,但根据“挽文丞相”的标题可推断)去世后灵魂升天的场景,云雨相隔象征着生死之别。“孤臣忍泪肝肠痛”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忠诚臣子的悲痛心情,他无法接受文天祥的离世,内心充满了哀伤和痛苦。“道傍庐舍无烟起,犹是前朝歌舞地”则通过对比前朝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进一步强调了文天祥去世后的凄凉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天祥去世的悲痛之情,首句通过“风驭宾天云雨隔”的意象,将文天祥的灵魂升天与生死之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次句“孤臣忍泪肝肠痛”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悲痛心情,情感真挚而深沉,后两句通过对比前朝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痛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文天祥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汪遵为悼念南宋末年著名抗元英雄文天祥而作的,文天祥在元军南下时坚持抗元,最终被俘并杀害,他的忠诚和勇敢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汪遵作为一位有着深厚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诗人,对文天祥的遭遇深感悲痛和惋惜,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和对文天祥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