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如玉箸椹如簪,强饮且为山作主。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笋如玉箸椹如簪,强饮且为山作主。

路入乱峰寻故事,水随天去访无邻。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竹笋如同美玉雕琢的筷子,椹树(或指桑树)的枝条宛如精美的发簪,我勉强自己举杯畅饮,只为能在这山中做主,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我踏上蜿蜒曲折的山路,去寻找那些隐藏在乱峰之中的往事,而溪水则随着天际流淌,仿佛在探访那无人知晓的秘境。

释义

“笋如玉箸椹如簪”描绘了山中自然景物的精致与美丽,用比喻的手法将竹笋比作玉箸,椹树比作簪子,展现了自然之物的雅致。“强饮且为山作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却以主人的姿态自居,借酒消愁,享受山林的乐趣。“路入乱峰寻故事,水随天去访无邻”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深入山林,探寻自然与历史的故事,以及溪水流向远方,仿佛在寻找那无人居住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林美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诗中“强饮且为山作主”一句,更是展现了诗人豁达不羁、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释绍嵩在山间游历时所作,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选择隐居山林,以逃避现实的纷扰,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更是对山林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在游历山林的过程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