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的释义

小编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客中夜感

唐·杜荀鹤

月华如水浸楼台,

独倚阑干酒半醺。

锦衾速卷持还客,

破屋那愁仰见天。

风露满庭人迹少,

星河千里雁声连。

明朝又是孤舟别,

愁对寒灯坐夜阑。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晚年才得中进士,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月光如水般浸透了楼台,我独自倚靠在栏杆旁,酒意微醺。

赶紧卷起华丽的锦被还给客人,破旧的房屋哪里用得着担心抬头就能看见天空。

庭院里风露交加,人迹稀少,银河横跨千里,雁声连绵不断。

明天又要乘孤舟离别,此刻只能愁苦地对着寒灯,坐到夜深人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客居时的一个夜晚,月光如水,他独自饮酒,感受到孤独与寂寞,他卷起锦被还给客人,表明自己并不追求奢华,破旧的房屋也让他无惧抬头见天,庭院中寂静无人,只有雁声相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诗人以愁对寒灯,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离别的伤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客居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首联以月光如水浸楼台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颔联“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通过对比锦被与破屋,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高尚品质,颈联以风露、人迹、星河、雁声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尾联则直接点出离别之情,以愁对寒灯作结,情感深沉而含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客居他乡、仕途不顺的时期,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孤独与寂寞,不禁心生感慨,他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表达了对客居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人也通过对比锦被与破屋,展现了自己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高尚品质,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