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笑年来三黜惯,天教我辈一樽同。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宋·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掣。

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人笑年来三黜惯,天教我辈一樽同。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译文

秋霜过后,长淮失去了往日的壮阔,只听到颍水潺潺,像是在低声呜咽,歌女们仍然唱着醉翁欧阳修的词曲,四十三年过去了,时光如电,转瞬即逝。

我们每日用青钱换酒,无所事事,夜晚则点红烛玩呼卢的游戏,彻夜不眠,人们笑话我多次被贬官,已经习惯了,但上天却让我们这些人能够在此同饮一樽酒。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和回忆往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上片写颍州西湖景色和感慨,下片写词人日与诸友游湖,夜则饮酒玩牌,生活不拘小节,颇显豪放不羁。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作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同时通过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词中“人笑年来三黜惯,天教我辈一樽同”一句,更是表达了词人面对挫折的从容和与友人共饮的豪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谪到惠州时所作,在此之前,他已经历了多次贬谪,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此词中,他借与友人游湖、饮酒玩牌等生活细节,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也通过回忆往昔和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