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的释义

春秋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垂虹

宋·范成大

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

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

绝境自安流坎上,闲云谁与去留中。

垂虹亭下沧浪水,酿作春醪醉老翁。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吴越地区的溪山美景让我流连忘返,尽管身体衰弱有病,我还是扶着拐杖再次经过垂虹桥,自古以来,东南地区的水域广阔无边,今天西北风又送我远行,在这绝境之中,我安然自得于命运的起伏,而那些悠闲的云朵,又有谁去理会它们的去留呢?垂虹亭下的沧浪水啊,我要用它来酿造美酒,让这位老翁醉倒其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范成大在游览吴越地区的溪山美景时,尽管身体衰弱有病,但仍兴致勃勃地再次经过垂虹桥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身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吴越溪山兴未穷”开篇,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流连忘返的心情。“又扶衰病过垂虹”一句,既表现了诗人身体衰弱有病的现实,又突出了他游览的兴致不减,中间两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气候特征,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旅途的氛围和心境,尾联则以“垂虹亭下沧浪水,酿作春醪醉老翁”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游览吴越地区的溪山美景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仕途的坎坷或人生的波折,但面对自然美景的召唤,他依然兴致勃勃地踏上旅途,在经过垂虹桥时,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也可以领略到他作为南宋著名诗人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