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吴宫花草
唐·张籍
吴王池馆遍重城,奇草幽花不记名。
朱槛夜飞灯影散,银塘晓贮露华清。
沉香水暖笙歌沸,绮阁云深日影明。
曾识吴王宫里事,为吟风景入诗情。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等,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三个时期:40岁前仕宦蹉跌,生活困顿,着重抒写悲愤不平之气;40—50岁之间,官运较通,着重表现宦海浮沉的感慨,咏叹人生得失与世事变迁;50岁后,仕途开始走下坡路,致力于创作,艺术上趋于炉火纯青。
译文
吴王的池馆遍布整个重城,奇花异草多得让人记不住名字,夜晚,红色的栏杆边灯影飞散,清晨,银色的池塘里蓄满了清露,沉香木燃烧,水变暖,笙歌鼎沸,绮丽的楼阁云雾缭绕,日光透亮,我曾了解吴王宫里的事情,如今把这些风景写入诗中,抒发情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吴王宫殿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繁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中奇花异草、灯火辉煌、笙歌鼎沸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赏析
这首诗以吴王宫殿为背景,通过描绘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古代宫廷的奢华与繁华,首联“吴王池馆遍重城,奇草幽花不记名”直接点题,突出了吴王宫殿的宏伟与奇花异草的繁多,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宫殿夜晚和清晨的美景,以及宫中笙歌鼎沸、日影透亮的热闹场面,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吴王宫里事情的了解,以及将这些风景写入诗中的情感抒发。
整首诗在描绘景物时,注重细节刻画,如“朱槛夜飞灯影散”、“银塘晓贮露华清”等句,都生动地展现了宫中夜景和清晨的美景,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夜晚的灯火辉煌与清晨的清露晶莹进行对比,突出了宫中不同时间段的美丽,诗人还通过“曾识吴王宫里事”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和对宫中生活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籍对古代历史的兴趣和对宫廷生活的向往有关,张籍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对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他通过描绘吴王宫殿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繁华,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宫廷生活的向往和感慨,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宫廷奢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唐代,宫廷生活被视为高贵和奢华的象征,许多人都对宫廷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张籍通过这首诗,将自己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感慨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