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全诗原文如下: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范成大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玉盆沉李滟清泉,金鸭嘘空袅细烟。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收录于《石湖居士诗集》等作品中。
译文
(针对本句)“玉盆中的李子沉在清澈的泉水中,金光闪闪的鸭形香炉中飘出袅袅细烟。”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夏日里一个宁静而优雅的场景,玉盆中的李子与清泉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清凉与纯净;而金鸭香炉中缓缓升起的细烟,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雅致,整体画面既富有生活气息,又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赏析
这两句诗是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组诗中的一部分,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田园的宁静与美好。“玉盆沉李滟清泉”一句,以玉盆、李子、清泉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清新脱俗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夏日的清凉与惬意;“金鸭嘘空袅细烟”一句,则以金鸭香炉和袅袅细烟为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与前面的画面相得益彰,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夏日田园杂兴》是范成大退居家乡后,根据自己对田园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而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以夏日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其七》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夏日田园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提供的原文中包含了其他诗句,但针对关键词“玉盆沉李滟清泉,金鸭嘘空袅细烟”的详细解析已如上所述,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整首诗增添了无限的韵味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