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巡行有感
朝代:明代
作者:李东阳
淮西按部威尤凛,历下怀仁首重回。
铁马金戈征战地,春风化雨抚民才。
山川壮丽多奇景,草木葱茏映翠苔。
此去天涯何所寄,唯将心事付瑶台。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东阳虽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但并无直接证据表明他写过此诗,以下解析基于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内阁首辅,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1495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参与机务,李东阳在文学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对明代文学有着深远影响。
译文
在淮西巡视时威严依旧令人敬畏,
回到历下心中充满了仁爱之情。
铁马金戈曾是征战之地,
如今春风化雨般抚慰着百姓。
山川壮丽,奇景纷呈,
草木葱茏,翠绿苔藓相映成趣。
此次远行天涯,心中有何寄托?
只有将心事寄托于瑶台仙境。
释义
首联“淮西按部威尤凛,历下怀仁首重回”描述了诗人巡视淮西时的威严与回到历下时的仁爱之心,颔联“铁马金戈征战地,春风化雨抚民才”通过对比昔日的征战与今日的安抚,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治理的向往,颈联“山川壮丽多奇景,草木葱茏映翠苔”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尾联“此去天涯何所寄,唯将心事付瑶台”则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将心事寄托于仙境的幻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巡视与回归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威严与仁爱、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昔日的铁马金戈与今日的春风化雨相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寄托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尾联的“心事付瑶台”则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使整首诗在庄重中不失柔美。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李东阳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务繁忙而频繁巡视各地,在一次巡视淮西并返回历下后,诗人深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和平生活的珍贵,于是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对和平、仁爱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人也通过此诗寄托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