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唐·李白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床清梦压星河。
半道已逢山简醉,万人争看谪仙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的诗作以想象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著称,是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
译文
(前两句略,直接翻译后两句)
醉后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不知是天在水上,还是水在天上;满床的梦如同星河般璀璨,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半路上就已遇到像山简那样醉醺醺的人,万人都争相观看我这位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到来。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醉后的奇幻感受与受人瞩目的场景。“半道已逢山简醉”借用典故,山简是魏晋时期的山涛之子,以嗜酒著称,此处比喻诗人自己也已醉态可掬;“万人争看谪仙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谪仙人”的非凡魅力,即便是在醉酒之后,也依然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李白豪放性格与浪漫情怀的集中体现,通过夸张与想象,李白将醉后的世界描绘得既迷离又美妙,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通过“万人争看谪仙来”的描绘,也反映了李白在当时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力和人们对他的崇拜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陪同侍郎叔游洞庭湖后所作,具体时间不详,洞庭湖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而醉酒后的状态更是让他忘却尘嚣,进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在这首诗中,李白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抒发了自己作为“谪仙人”的孤傲与自信,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那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