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林深路欲迷,微径踏寒泥。
野老相逢语,山僧独自行。
孤云生远岫,斜日下荒亭。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的淡泊心境与对自然的热爱,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在茂密的树林中行走,道路变得模糊不清,我小心翼翼地踏着寒冷的泥泞小径,途中偶遇山野老人,他们相互交谈着,而我则独自一人继续前行,伴随着山僧的脚步,抬头望去,远处的山峰间漂浮着孤独的云朵,夕阳的余晖洒落在荒凉的亭子上,想到出山后必定会被江潮打湿衣裳,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留恋,能否为了这山中的僧侣再多停留片刻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幽静与野趣,诗人通过“林深路欲迷”、“微径踏寒泥”等句,刻画了山行的艰难与环境的清幽;而“野老相逢语”、“山僧独自行”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僧侣生活的孤寂与超脱,最后两句“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留恋与不舍。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中“林深”、“微径”、“寒泥”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冷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而宁静的山林之中,诗人通过“野老相逢语”、“山僧独自行”等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僧侣生活的孤寂与超脱,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境,最后两句“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则以一种含蓄而深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生活与创作往往与山林、寺庙紧密相连,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一次山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抒发,表达了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在诗中也不乏对佛家思想的体现,如“山僧独自行”等句,便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描绘山林隐逸生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释绍嵩的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