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王事何曾怨独贤,室人岂忍交谪谤”,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王事何曾怨独贤,室人岂忍交谪谤”为化用或类似意境的表达,并非直接出自本诗原文,但可理解为对诗中“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等句情感色彩的引申或解读。)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滁州刺史等职,晚年寓居苏州,世称“韦苏州”,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去年在花开的时候与你分别,今天花开的时候已经是一年过去了。
世事纷繁难以预料,春愁黯然独自难以入眠。
身体多病想念田园生活,邑中有百姓流亡愧对俸钱。
听说你将要来此地探望我,我多少次倚楼眺望月圆。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身处官场、心系百姓却无力改变的无奈与愧疚,诗中通过时间的流逝、春愁的渲染,以及自身疾病与百姓流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以花开花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以春愁的黯然表达内心的苦闷,以身体多病与百姓流亡的对比凸显自己的无奈与愧疚,全诗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又有对世事的无奈感慨,更有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晚年寓居苏州时,生活相对平静但内心却充满矛盾,本诗可能是在他寓居苏州期间,面对友人的来信或即将来访的消息,有感而发之作,诗中既有对过去与友人相聚时光的怀念,又有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更有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与愧疚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作为一位士大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他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