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有感
唐·李商隐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谁言载酒山无贺,记取啼乌巷有颜。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此行不为踟蹰久,欲访高人话旧游。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在野外的小路上,乌云密布,天色漆黑一片,只有江面上的一艘小船灯火通明,谁说带着酒上山就没有人庆贺呢?在那条啼鸟声声的小巷里,还有一位容颜可人的佳人,风停了,但花儿依然飘落;鸟儿在山中鸣叫,使得山谷更加幽静,我这次出行并不是为了长久地徘徊不前,而是想要去拜访那些高人隐士,与他们谈论过去的游历。
释义
首联描绘了夜晚野外的景象,乌云压顶,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显得格外明亮,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神秘的氛围,颔联通过“谁言载酒山无贺”的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记取啼乌巷有颜”则暗示了诗人心中对某位佳人的思念,颈联以风定花落、鸟鸣山幽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与美好,尾联则点明了诗人此次出行的目的,即去拜访高人隐士,谈论过去的游历,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山间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通过反问和暗示等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深刻,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无奈,因此更加向往隐逸生活,在一次山间漫步时,他感受到了山间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想起了远方的友人和过去的游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