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世事何足道,但惜佳景移。
翁今与世两何与,无事纷纷惊牧竖。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唱和,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及大量诗作,在中国诗论和诗歌创作史上颇有影响,他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之冠。
译文
山岩的门扉和松间的小径长久以来都寂静寥落,只有隐居的人独自来来去去,我走进黄花川,每次都沿着青溪的水流方向行走,随着山势的蜿蜒曲折,道路也跟着不断转弯,但路程不过百里之遥,溪水在乱石中淙淙作响,水色在深松林里显得格外静谧,菱叶和荇菜随着水流轻轻飘荡,清澈的溪水倒映着芦苇的影子,我的内心早已闲适自在,就像这清澈的溪水一样淡泊宁静,请让我留在溪边的磐石上,垂钓到夕阳西下,世间的纷扰琐事有什么值得挂念的,只可惜眼前的美景在不断地流逝,我现在与世俗社会已经没有什么瓜葛了,何必让那些纷纷扰扰的事情去惊扰那些放牧的人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翁今与世两何与,无事纷纷惊牧竖”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岩、松径、溪水、菱荇、芦苇等自然景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人也通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闲适与自在,而“翁今与世两何与,无事纷纷惊牧竖”两句,则更是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推向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在山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寺庙中度过,他热爱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的结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皎然那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