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狡狯维摩老,戏取江湖入钵盂。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庐山宿栖贤寺

宋·王安石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悠悠。

长江衮衮流无极,微月娟娟似个秋。

山路已和尘作伴,林花应笑客成囚。

可怜狡狯维摩老,戏取江湖入钵盂。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译文

破旧的房屋里风声萧萧,我裹着破旧的皮衣难以安眠,起身坐起,心中思绪万千,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仿佛没有尽头,微弱的月光皎洁美好,恰似这清冷的秋天,山路崎岖,我已与尘土结伴,林中的花朵想必会嘲笑我这个被囚禁于世俗的旅人,多么狡黠的维摩诘老,他戏谑地将江湖装入钵盂之中,仿佛一切烦恼都能被轻易化解。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庐山栖贤寺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世俗束缚的无奈与超脱。

赏析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首联“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悠悠”通过破旧的房屋和寒冷的皮衣,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长江衮衮流无极,微月娟娟似个秋”则以长江的奔腾不息和微月的皎洁美好,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与诗人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颈联“山路已和尘作伴,林花应笑客成囚”通过山路与尘土的相伴、林花对客人的嘲笑,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无奈与自嘲,尾联“可怜狡狯维摩老,戏取江湖入钵盂”则借用了佛教中维摩诘的形象,以戏谑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王安石在北宋时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主张变法,力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的变法主张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导致他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游览庐山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无奈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某种认同和借鉴,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