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杂感
唐·李商隐
明日南山春色动,不知谁佩紫微壶。
花间醉卧寻芳草,月下闲吟步绿芜。
云影半开龙出没,松声忽断鹤飞孤。
仙家自有逍遥处,何必求仙访隐居。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讽刺和社会批判意味,但由于时代和个人际遇的原因,这些意图往往较为隐晦曲折。
译文
明天南山的春色将更加动人,不知道哪位高人将会佩戴着象征高洁的紫微壶(古代道士常用的一种壶形法器或酒器)出现,在花丛间醉卧寻找芬芳的草木,在月光下悠闲地吟诵漫步于绿色的草地,云影半开时仿佛有龙在其中出没,松声突然断绝,只见一只孤鹤飞翔,仙家自有他们逍遥自在的地方,我们又何必刻意去寻求仙境或隐居之地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想象中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首联以“明日南山春色动”引出主题,暗示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生机;颔联通过“花间醉卧”和“月下闲吟”两个场景,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颈联以“云影半开龙出没,松声忽断鹤飞孤”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静的仙境画面;尾联则点明主旨,认为真正的逍遥自在不在于外在的仙境或隐居之地,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想象中的仙境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音乐感,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现实社会充满了失望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想象中的仙境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反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