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的解释

春秋10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

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

人生各有好,吾癖正如此。

所求衣食足,安稳住乡里。

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

四傍设几案,坐倦时徙倚。

无声九韶奏,有味八珍美,

寝饭签帙间,自适以须死。

岂惟毕吾身,尚可传儿子。

此心何时遂?感叹岁月驶。

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醉意朦胧中胡须上的冰晶仿佛失去了缨络的点缀,梦中醒来,盖着粗布被子,依然保持着正直的品性。

释义

“醉里冰髭失缨络”描绘了诗人醉后的形象,胡须上或许因寒冷而凝结了冰晶,而“失缨络”则是一种比喻,可能指失去了往日的华丽或束缚。“梦回布被起廉隅”则表达了诗人即便在梦中醒来,盖着简陋的布被,也依然保持着正直不阿的品性。

赏析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冬夜读书的生活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高洁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醉意中的形象与醒来后的坚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又凸显了他对学问和正直品性的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在陆游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是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文学家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冬夜读书时写给儿子子聿的,旨在表达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儿子的期望,陆游一生酷爱读书,即使在晚年,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创作热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学追求,也寄托了他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在南宋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陆游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并不是核心主旨,但它们却以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为整首诗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深邃的意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