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江观棋
唐·白居易
江边皎皎过侯滩,更上山腰看打盘。
楚客对棋思旧局,秦人观局忆长安。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后历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秉持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致力于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人民心声,白居易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江边皎洁的月光下,我经过侯滩,继续前行至山腰,观看人们下棋,楚地的旅人对着棋盘,思念着过去的棋局;秦地的人们则观看着棋局,回忆着长安的往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和山腰两处观赏下棋的情景,通过下棋这一日常活动,勾起了诗人对过去和远方的思念,诗中“皎皎”形容月光明亮,“侯滩”和“山腰”则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点,“楚客”和“秦人”则借指不同地域的观棋者,他们各自沉浸在棋局中,思绪万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游江观棋图,诗人通过“江边皎皎过侯滩”和“更上山腰看打盘”两句,不仅展现了游玩的路线和场景,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楚客”和“秦人”的思绪,将棋局与人们的情感紧密相连,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诗歌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心情较为低落,在游历山水之间,诗人通过观赏下棋这一日常活动,寄托了对过去和远方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他通过诗歌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创作理念,在江边皎洁的月光下,诗人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慰藉,也通过诗歌将这份情感传递给了后世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