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嘲鲁儒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嘲鲁一句儒无行,彭城老守本虚名。
识字劣能欺项籍,却从李广未封侯。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彭城老守本虚名,识字劣能欺项籍”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两句嵌入其中,并稍作调整以保持诗意连贯,这两句是根据题目要求构思的,非李白原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豪放飘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鲁地的老夫子谈论五经,白发苍苍却只会死抠字句,问他治国安邦的良策,他却茫然无知如同坠入烟雾之中,脚上穿着远游鞋,头上戴着方山巾,缓步走在直道上,还未行走就已尘土飞扬,秦朝的丞相府里,不重视穿着宽袍大袖的人,你并非叔孙通那样懂得变通的人,与我本就不同类,时事尚且不了解,还是回到汶水边去耕田吧,嘲笑那些只有虚名的鲁地儒生,彭城的老太守也不过是徒有虚名,识字不多却妄想欺骗项羽,却像李广一样未能封侯。
释义
本诗通过讽刺鲁地的儒生和彭城的老太守,表达了李白对当时社会上那些空谈理论、缺乏实际才能的人的批判,诗中“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讽刺了那些只会死读书、不懂变通的老儒生;“彭城老守本虚名,识字劣能欺项籍”则讽刺了那些徒有虚名、实则无能的人。
赏析
本诗以讽刺的手法,揭露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的虚伪和无能,李白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这些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中语言犀利,讽刺深刻,既表达了对这些人的不满和批判,也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敢于直言的性格特点,本诗也反映了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李白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思想活跃的时代,当时社会上仍存在一些保守、僵化、虚伪的现象,李白作为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和批判精神的诗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本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讽刺鲁儒和彭城老太守等人,表达了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本诗也体现了李白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