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友人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
风韵渐高苗渐老,世间何物最堪怜。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我羡慕你那如同美玉般经历了三次烈火考验的坚韧,却嘲笑自己如同枯桑般被八次蚕食所困,你的风采和韵味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愈发高雅,而我则如同老去的树苗,这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怜惜的呢?
释义
“羡君美玉经三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坚韧不拔、历经磨难而愈发光彩照人的品质的赞美。“笑我枯桑困八蚕”则是诗人自谦之词,以枯桑和八蚕的困境比喻自己人生的坎坷和不易。“风韵渐高苗渐老”描绘了友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成熟、高雅的风貌,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世间何物最堪怜”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深深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通过“美玉”与“枯桑”的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坚韧品质的赞美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经三火”与“困八蚕”的意象生动而深刻,既体现了友人的坚韧不拔,又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和不易,诗人以“风韵渐高苗渐老”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成熟高雅风貌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与友人的交往中,他感受到了友人的坚韧和品质,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经历和境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