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六》,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六
唐·杜甫
华馆春风起,高城眺望雄。
谁怜樗栎拙,甘受竹篱穷。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欲知盘石上,何似钓船中。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春风吹拂着华丽的馆舍,在高城之上眺望,景象雄伟,有谁怜惜我这像樗栎一样笨拙无用的人呢?我甘愿在这竹篱笆围绕的穷困之地度过一生,杨柳长得与门户一般高,使得屋内光线暗淡;樱桃熟透了,鲜红的汁液滴落在台阶上,想要知道盘石上的生活,与钓船中的生活相比又如何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览何将军山林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杨柳和樱桃的描写,既展现了山林的自然美景,又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如“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将杨柳的茂盛和樱桃的熟透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樗栎拙”与山林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欲知盘石上,何似钓船中”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与友人郑广文一同游览何将军山林时所作,当时,杜甫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生活困顿,对现实社会充满了不满和无奈,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山林的自然美景和自己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他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