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化十五首其一
宋·程颢
万物纷纭只目前,
那知聚散舂粮外,
便有悲欢过隙中。
须信人间如梦境,
更须珍重此身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程颢(1032年—1085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程颢,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是北宋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程颢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程颐一同在京师(今河南开封)求学,后师从周敦颐,潜心于儒学理论研究,并创立了“天理”学说,他的学说以“识仁”为主,强调“心即是理”,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程颢的理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译文
万物纷繁复杂尽在眼前,
哪里知道在舂米做饭的短暂间隙之外,
就已经有了悲欢离合在时间的缝隙中流转。
必须相信人间如同梦境一般虚幻,
更应珍惜并重视我们共同的此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聚散悲欢的深刻感悟,首句“万物纷纭只目前”描绘了眼前世界的纷繁复杂;次句“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则通过对比,指出在日常生活(如舂米做饭)的短暂间隙中,人生的悲欢离合已经悄然发生;后两句“须信人间如梦境,更须珍重此身同”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强调了人生的虚幻性和对生命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人通过对比日常生活与人生悲欢离合的短暂与无常,揭示了人生的虚幻性和不确定性,诗人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认为尽管人生如梦,但我们仍应珍惜并重视此生,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程颢中年时期,当时他正处于对理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探索阶段,诗人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哲学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命和人生的普遍关注,这首诗也展示了程颢作为理学家的深邃思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