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往而道无由兮,子何畏而不即。出自哪首诗?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远游

朝代:先秦

作者: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惝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高士。

与化去而不伪兮,遭乱世而变通。

览物华而愉乐兮,竢天命之复奚疑!

...(中间省略部分诗句)...

凌万顷之茫然兮,托孤舟之圜流。

浮沈云以自兴兮,涉溟涬而无愁。

吾欲往而道无由兮,子何畏而不即。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临睨夫旧乡兮,仆夫悲余马怀兮。

蜷局顾而不行兮,知前路之威夷。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悲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我悲叹世俗的困厄啊,愿乘风远游四方。

我资质菲薄没有凭借啊,怎能托身乘云上浮?

遭遇污浊的世道啊,独自愁苦向谁诉说!

夜晚心中耿耿难以入眠啊,孤魂茕茕直到天明。

想到天地无穷无尽啊,哀叹人生劳作不息。

过去的事我赶不上啊,未来的事我无从知晓。

我徘徊不定思绪遥远啊,怅然若失心怀不满。

神志恍惚四处飘荡啊,心中愁苦悲伤加剧。

灵魂飘忽不能回归啊,形体憔悴独自留下。

内心反省保持操守啊,寻求正气运行的道路。

清静无为心境恬淡啊,淡泊无求自得其乐。

听说赤松子的高洁品行啊,愿追随他的遗风。

崇尚真人的美好德行啊,赞美古代的高洁之士。

顺应变化而不虚伪啊,遭遇乱世而能变通。

观赏万物繁华而愉悦啊,等待天命降临还有什么疑虑!

...(中间省略部分译文)...

面对茫茫万顷的波涛啊,我乘着孤舟随波逐流。

随着云彩的起伏而兴起啊,穿越茫茫大海而无忧无虑。

我想去却无路可走啊,你为何害怕而不立即行动?

早晨从天津出发啊,傍晚就到达西方的尽头。

凤凰展翅高擎旗帜啊,高高飞翔在蓝天之上。

忽然俯视旧日的故乡啊,车夫悲伤我的马也怀念故乡。

我蜷缩着身体不愿前行啊,知道前方的道路艰险难行。

释义

这段诗句表达了屈原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远游的向往,他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吾欲往而道无由兮,子何畏而不即”一句,表达了屈原想去远方却无路可走的无奈,以及对他人为何不敢立即行动的疑问。

赏析

这段诗句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屈原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对现实不满,又对未来充满期待;既渴望自由,又受到现实的束缚,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屈原将自己的遭遇和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句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屈原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者和政治家,他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楚国的命运,但遭到了贵族的排挤和陷害,在长期的流放和孤独中,屈原深感绝望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远游》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屈原个人的遭遇和心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