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九思·悼乱》
朝代:战国
作者:宋玉
逢尤则尤达,逢达则达命。
王虏乎沟中,其孰能之御?
愚以为诚得,托心濡沫。
蹇将澹若兮,魂游无垠。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悴而冤结。
肠纷纭以缭转兮,涕沾襟而浪沸。
嗟咄咄而弗舍兮,徒怨嗟而自悲。
沈江湘岷山峡兮,止沅湘之南滨。
望长濑之湍流兮,漱壑水之清流。
怀椒糈而要之兮,搴芙蓉而吸吮。
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
长濑湍流,溯江潭兮。
狂顾南行,逝焉勿止兮。
踌躇姱节,将欲死兮。
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沈江而弗得兮,心烦悼而愤懑。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愿径逝而不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惑之所在。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也?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
惩连尹之赫怒兮,何焚燎之可极!
瞰汨罗之奔流兮,知余身之不存。
临深水而长啸兮,眇冥冥而自伤。
欲横奔而失路兮,盖志坚而不忍。
背膺牴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悁忿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凌兮,託遗情于沅湘。
遵江曲之逶迤兮,触石碕而衡游。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裔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非之子莫振吾过兮,久不见恐自贼。
作者简介
宋玉,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生平不详,约生于公元前298年,卒于约公元前222年,相传为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初仕楚,因谗言被逐,后复召还,他擅长辞赋,作品以抒情见长,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代表作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等。
译文
(针对关键词所在句)“不是您(指某位长辈或智者)的子孙,就没有人能纠正我的过错了;长久不见您,恐怕我会自我伤害。”
释义
“非之子莫振吾过兮”:意指只有得到特定人物(如长辈、智者)的指点,才能纠正自己的过错。
“久不见恐自贼”:意指长时间不见这位人物,自己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自我伤害。
赏析
这两句诗出自《九思·悼乱》,是宋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自我警醒,通过“非之子莫振吾过兮”的表述,宋玉表达了对智者或长辈指导的渴望,认为只有他们的教诲才能帮助自己纠正过错,体现了对人生导师的尊重与依赖,而“久不见恐自贼”则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担心长时间缺乏这种指导,自己会迷失方向,甚至走向毁灭,这种对人生导师的依赖与忧虑,反映了宋玉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成长的重视。
创作背景
《九思》是宋玉在楚国政治动荡、个人遭遇不幸的背景下创作的组诗,旨在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对理想的追求。《悼乱》一篇更是直接反映了楚国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现实,以及宋玉个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失意与无奈,在这首诗中,宋玉通过描绘自己身处乱世、漂泊无依的境遇,表达了对人生导师的渴望与对自我成长的忧虑,这两句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既体现了对人生导师的尊重与依赖,又透露出对自我成长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