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窗扉面水开,更於何处觅蓬莱。出自哪首诗?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小斋即事

宋·刘一止

相对真成两倦鸦,日长无客到田家。

小窗灯影摇书案,一一窗扉面水开。

薄雾轻寒笼竹影,孤村寂历对烟霞。

更於何处觅蓬莱,且就樽前醉落花。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一止(1078年-1160年),字行简,号苕溪,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南宋文学家、书法家,曾任监察御史等职,以忤秦桧罢去,有《苕溪集》。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一止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在政治上,他因敢于直言进谏而著称,后因得罪权臣秦桧而被贬谪,他的书法作品也颇受后世推崇,展现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造诣。

译文

两人对坐,疲惫得如同两只倦鸦,漫长的白日里,没有客人来访这寂静的田家,小窗下,灯光摇曳映照着书案,一扇扇窗子正对着水面敞开,薄雾轻寒笼罩着竹林,孤村寂静地面对着烟霞,还去哪里寻找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呢?不如就在酒樽前,醉赏落花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田园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通过“两倦鸦”、“无客到田家”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疲惫;而“窗扉面水开”、“薄雾轻寒笼竹影”等描写,则展现了田园风光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更於何处觅蓬莱,且就樽前醉落花”作结,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洒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疲惫与田园风光的宁静与美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蓬莱”象征为理想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一止被贬谪之后,他选择了隐居田园的生活方式,以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在隐居期间,他深入观察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创作了大量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它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