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陆游
开樽借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于北宋末年,历经金兵南侵、南宋偏安等动荡时期,其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他的诗歌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个人情感及自然景物,风格多样,情感真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译文
打开酒樽,在草地上设宴劝酒,邀请路上的行人一同畅饮,毫不在意春日的衣衫被泥土弄脏,在晴朗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雨水已经干涸,只见绿草如茵,花堤上繁花似锦,溪水也涨满了河床。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与友人或路人共饮于山野之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豁达不羁、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通过“开樽借草”与“不惜春衫污泥土”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不拘小节的洒脱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开樽借草劝行路”直接点题,展现了诗人与路人共饮的欢乐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不拘泥于礼节的个性,次句“不惜春衫污泥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洒脱不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超越了物质层面的考虑,后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与前面的欢乐场景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春日山野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隐居山林期间,面对国家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坎坷,陆游选择了寄情山水,以诗酒为伴,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与友人的欢聚场景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陆游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