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的解释

生辉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鸣。

莫道此中无乐事,心无挂碍自逍遥。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竹石,笔墨酣畅,意境深远,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批判精神。

译文

竹林间的老人不再读书,他留下我独自关门,又有谁来教导你呢?清风明月本来就没有价格,近处的水和远处的山都充满了情感,闲暇时我在石头上观看流水,兴致来时在花间聆听鸟鸣,不要说这里没有快乐的事情,只要心中没有牵挂和障碍,自然就能逍遥自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句“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思考,老人不再读书,意味着他已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诗人则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清风明月、近水遥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巧妙地引出主题,使诗歌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极为生动,清风明月、近水遥山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他因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便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逍遥自在人生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能体会到他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