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三人漫相属,停杯一问终无言。的释义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起舞三人漫相属,停杯一问终无言。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今四川江油),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擅长创作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的诗歌,李白的诗作风格多变,既有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不乏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

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亲友作陪,举杯向明月敬酒,对着自己的影子,成为了三人,明月既不会喝酒,影子也只是随着我身,我暂且把明月和影子当做知己,趁着这美好的春光及时行乐,我唱歌时月亮仿佛在徘徊,我跳舞时影子也随我零乱,我们三人起舞,彼此间随意地相互追随,但当我停下酒杯询问时,却终究无人应答,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醉后各自离散,让我们约定一个无拘无束的游伴,在遥远的银河中再次相会。

释义

此句“起舞三人漫相属,停杯一问终无言”描绘了诗人月下独酌时,与明月和影子共舞,仿佛有三人在场,但实则只是自己与虚幻的伴侣,停杯自问,却无人回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赏析

这句诗通过“起舞三人”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天地同乐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李白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明月和影子赋予了生命,与自己一同起舞,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而“停杯一问终无言”则将这种欢乐的氛围瞬间打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无奈,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晚年,当时他因政治失意而远离朝廷,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月下独酌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友情、孤独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他借酒消愁,与明月和影子为伴,既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性格,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失望,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