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出自哪首诗?

小星15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这些词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横江词六首》中的其五,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横江词六首·其五

唐·杜甫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注:虽然关键词仅出现在后两句,但为保持诗的完整性,这里列出了全诗,关键词所在的两句在部分版本中可能作为独立的短诗或与其他句子组合出现,但均出自《横江词六首》系列。)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海潮从南面涌过浔阳江,牛渚山历来就是马当渡口的险要之地,想要横渡长江却遭遇险恶的风浪,这一江水仿佛牵动着万里的愁绪,红旗和青色的车盖在风浪中忽明忽灭,黑色的沙滩和白色的浪花相互吞噬,千家万户因战乱而痛哭,渔樵之人在多处唱起了异族的歌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横江一带的壮阔景象和战乱带来的苦难,海潮汹涌,江流险峻,红旗青盖在风浪中摇曳,象征着战乱的动荡不安,黑沙白浪的相互吞噬,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残酷和无情,而“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则直接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横江一带的自然景象和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诗人通过红旗青盖的互明灭、黑沙白浪的相吞屠等意象,巧妙地表现了战乱的动荡和残酷,诗人也通过“野哭千家”和“夷歌数处”等细节描写,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心灵创伤,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和破坏,杜甫作为一位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诗人,他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乱的残酷和无情,深感悲痛和忧虑,他创作了《横江词六首》等作品,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这组诗中,杜甫不仅描绘了横江一带的自然景象和人文风情,还深刻揭示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心灵创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