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日杂感

唐·李商隐

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空庭日暮鸟飞还,幽径霜深草自凋。

独坐孤灯听夜雨,闲吟旧句忆前朝。

西风不解离人意,吹尽黄花满地飘。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

译文

凤咮堂前飘散着野桔的香气,剑潭桥边秋日的荷花已经老去,空旷的庭院中日暮时分鸟儿飞回,幽深的小径上霜冻深重,草木自然凋零,我独自坐在孤灯下听着夜雨的声音,闲来吟诵着旧时的诗句,回忆起前朝的时光,西风不理解离人的心意,吹落了满地的黄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萧瑟景象,通过“凤咮堂前野桔香”和“剑潭桥畔秋荷老”两句,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季节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后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寂寞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联“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然景物的季节特征,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萧瑟、凄凉的基调,颔联“空庭日暮鸟飞还,幽径霜深草自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寂寥与荒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颈联“独坐孤灯听夜雨,闲吟旧句忆前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怀旧之情,通过“独坐”、“孤灯”、“夜雨”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尾联“西风不解离人意,吹尽黄花满地飘”则以西风的无情反衬出诗人的多情与无奈,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哀愁,秋日作为一年四季中最为萧瑟、凄凉的季节,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哀愁与怀旧之情,李商隐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寄托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这首诗不仅是对秋日景象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