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东坡引
宋·苏轼
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重帘下遍阑干曲,有人春睡熟。
乌鸦啼一声,惊断孤梦速,愿君且住三千岁,长与东坡作主人,陪尊俎。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政治上虽几经波折,但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其文学创作广泛涉及诗、文、赋、词、书、画等多个领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型文学家。
译文
花枝上的红花尚未完全绽放,嫩绿的枝条却已迫不及待地破壳而出,展现出春天的生机,重重帘幕低垂,遮掩着曲折的栏杆,有人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里沉睡正酣,突然,一声乌鸦的啼叫,惊醒了这孤独的美梦,让人从梦中迅速醒来,我多么希望你能在这里停留三千年,永远作为东坡的主人,陪伴我共度时光,共享宴席的欢乐。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梦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或理想中的伴侣)的深情厚谊,希望对方能长久陪伴在自己身边,共享生活的美好,词中“愿君且住三千岁,长与东坡作主人”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对方能永远留在东坡,与自己共度岁月。
赏析
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轼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词中“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有人春睡熟”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乌鸦的啼叫打破了这份宁静,也惊醒了作者的梦,从而引出下文的深情告白,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体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内容可以推测,它可能是苏轼在东坡时期,面对美丽的春景和孤独的生活状态,心中涌起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陪伴的情感而创作的,苏轼在东坡时期,虽然政治上遭遇挫折,但他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首词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更能理解他作为文学大家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