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皎然
云开林壑千重秀,水泛溪桥万点花。
未向林泉归得去,炎天酷日且令无。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人均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佛教思想,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译文
云雾散去,山林沟壑展现出千重秀美的景色,溪水在桥边流淌,万点花朵在水中闪烁,我还没有回到那清幽的林泉之中,暂且让这炎热的天气和酷烈的阳光消失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林间云雾缭绕、溪水潺潺、花朵繁盛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通过“未向林泉归得去”一句,透露出诗人暂时无法归隐山林、享受清幽生活的遗憾,而“炎天酷日且令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暂时摆脱炎热天气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首句“云开林壑千重秀”以云雾散去后的山林为背景,展现了山林的秀美景色;次句“水泛溪桥万点花”则以溪水、桥和花朵为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间的生机与活力,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炎热天气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皎然出家为僧后,游历山林、感受自然美景的时期,皎然一生热爱自然,对山林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林间的美景和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炎天酷日且令无”一句,也可以看出诗人在面对炎热天气时的无奈和期盼,这种情感与心境的交织,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