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旅愁
唐·杜荀鹤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
满川风月无人占,遍处山川属老夫。
因向渔家争识面,欲从僧舍借琴书。
前村更有荒凉境,试与吟魂得也无。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杜荀鹤一生以诗名世,其部分作品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不要责怪江南之地让我久久停留、难以离去,这一生的生计谋划总是显得那么曲折迂回,满川的风光月色无人争抢,遍地的山川美景都属于我这老夫,因此我主动与渔家相识,希望能从僧舍借来琴和书以解寂寞,前方村庄还有更加荒凉的地方,试着让我的诗魂去那里游历一番,看看能否有所收获。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南漂泊、生计艰难的感慨,首句“莫怪江南苦留滞”直接点出诗人对江南的留恋与无奈,次句“经营身计一生迂”则揭示了这种留恋背后的生计艰难和人生曲折,后四句则通过描绘诗人与渔家相识、借琴书以解寂寞,以及想要探寻更荒凉之境的举动,展现了诗人虽处困境但仍不失乐观与探索精神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旅愁为题,却并未陷入传统旅愁诗的哀怨与消沉之中,诗人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艰难与困境,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与渔家、僧舍的交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诗中“满川风月无人占,遍处山川属老夫”两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占有感,又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信,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杜荀鹤诗歌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隐居九华山期间,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进士试不第,晚年更是生活困顿,在隐居九华山的日子里,他虽身处山林,但仍心系天下,对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有着深刻的洞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对江南漂泊生涯的回顾与总结,也是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超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虽身处逆境但仍不失乐观与探索精神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