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严。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范成大

雾暖霜融晓未寒,

庭前玉立数枝看。

但知扑扑晴香软,

谁见森森晓态严。

斜倚东风浑漫与,

暗携春色入江南。

自怜曾失东皇意,

不嫁东风亦自安。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清晨,雾气温暖,霜已融化,天气尚未寒冷,庭院前,几枝梅花亭亭玉立,人们只知道梅花在晴天里散发着扑鼻的芳香,柔软而迷人,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在清晨时分那庄严挺拔的姿态,梅花斜倚着东风,似乎漫不经心地绽放,却暗暗地将春色带到了江南,我自怜曾经失去了春神(东皇)的青睐,但即便如此,不嫁给东风(不随波逐流),我也能安然自得。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与气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自己虽遭遇挫折但仍保持独立人格的坚韧精神,诗中“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严”两句,对比了梅花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形象,突出了其既柔美又坚韧的双重特性。

赏析

范成大的这首《梅花》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前两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为梅花的出场做了铺垫。“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严”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梅花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风貌,既表现了其晴日里的芳香柔美,又强调了其清晨时的庄严挺拔,使梅花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后两句则借梅花自喻,表达了诗人虽遭遇挫折但仍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仕途不顺、退居石湖期间,面对仕途的挫折,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不畏风霜,正是诗人坚韧不拔、独立自强的精神写照,诗人也借梅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