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西都作
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人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朱敦儒(1081年-1159年)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等,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南宋著名词人,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出仕,靖康之变后,南渡避难,曾一度入朝为官,但终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朱敦儒的词风清新自然,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婉约细腻之处,是宋代词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译文
我本是天上掌管山水的仙郎,上天赋予了我疏放不羁的性格,我曾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
我写下成千上万首诗篇,饮过成千上万杯酒,何曾正眼看过那些权贵王侯,人世间的功名富贵何时是个尽头?而今我在酒杯前反思,又有几个人能逃脱是非呢?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词中通过“清都山水郎”的身份设定,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对比“诗万首,酒千觞”与“几曾着眼看侯王”,突出了作者对权贵的不屑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词以豪放不羁的笔触,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词中“我是清都山水郎”一句,既是对自己身份的自嘲,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掌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片“诗万首,酒千觞”两句,更是将作者的豪放不羁和才华横溢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人非”则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人性的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朱敦儒南渡之后,当时他身处乱世,对官场的腐败和世态的炎凉有着深刻的体会,他也对个人的命运和前途感到迷茫和困惑,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朱敦儒在乱世中的坚守和追求,以及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