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马
唐·李商隐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冀北空。
(注:“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冀北空”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商隐的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作,而是后人根据李商隐的风格与题材创作的模拟句或化用其意境的句子,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它们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咏马”诗中,以便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这匹马不是寻常的凡马,它原本是天上房宿的星辰下凡,即使你敲打它瘦弱的骨头,它仍然发出如铜般清脆的声响,大漠上的沙子如同白雪,燕山的月亮弯如银钩,何时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让它在清爽的秋天里自由驰骋呢?坐着谈论这匹马就足以让淮南的敌人感到恐惧,当它归去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冀北的空虚。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匹非凡的马,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和渴望,前几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突出了马的非凡之处,后两句则借马喻人,表达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冀北空”两句,寓意着有才能的人在谈论中就能展现出其威慑力,一旦离去,就会让人感到空虚和失落。
赏析
这首诗以马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赞美和珍视,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比喻手法,将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才的期望和追求,后两句更是将马的威力与人才的重要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充满了不满和无奈,他很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珍视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一匹非凡的马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人才被埋没和浪费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