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遣诗人说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夫人祠

朝代:清代

作者:王闿运

湘水吟魂久不还,

楚云湘月照孱颜。

莫遣诗人说功过,

且随香草附骚经。

作者简介

王闿运(1833年—1916年),字壬秋,又字壬父、湘绮,号湘绮楼主人,湖南湘潭人,晚清经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他早年曾入曾国藩幕府,后主讲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阳石鼓书院,门生弟子遍天下,王闿运博学多才,在经学、史学、文学、诗词、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晚清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译文

湘水边湘夫人的魂魄久久未能归来,

楚天的云和湘江的月映照着那秀丽的山峦。

不要让诗人去评判历史的功过是非,

暂且让这香草伴随着《离骚》流传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夫人祠的景致,寄托了诗人对古代先贤的怀念与敬仰,首句“湘水吟魂久不还”表达了湘夫人(也象征着古代文人墨客)的魂魄在湘水边久久徘徊不去的意象;次句“楚云湘月照孱颜”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美丽,为全诗奠定了哀而不伤的基调,后两句“莫遣诗人说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评价的淡然态度,认为与其争论功过是非,不如让这些美好的事物伴随着《离骚》这样的经典流传下去。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湘夫人祠的自然风光,寄托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敬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湘水”、“楚云”、“湘月”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美丽的氛围,后两句的议论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评价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与其争论不休,不如让这些美好的事物伴随着经典流传下去,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也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感情。

创作背景

王闿运生活在晚清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感慨,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怀念与敬仰,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也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评价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闿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历史见解,也反映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复杂而矛盾的心理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