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荔枝香近
宋·苏轼
柳花著水万浮萍,荔实周天两岁星。
旧游回首山川远,吟魂归处渺难寻。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诗词文赋均有极高造诣,且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在政治上,他虽多次遭贬,但始终心系国家与百姓,深受后世敬仰。
译文
柳絮飘落水面,如同万千浮萍轻轻摇曳;荔枝成熟之时,恰似天空中两年一现的星辰,回首往昔游历之地,山川已遥不可及;而那吟咏的灵魂归处,更是渺然难寻。
释义
柳花著水万浮萍:形容柳絮轻盈飘落水面,如同无数浮萍在水面上漂浮,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荔实周天两岁星:荔枝成熟之时,正值天空中某些星辰(如两年一现的彗星)出现,此处借以比喻荔枝的珍贵与难得。
旧游回首山川远:回忆过去的游历,那些山川美景如今已遥不可及,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吟魂归处渺难寻:诗人寻找自己吟咏的灵魂归处,却发现难以寻觅,暗含了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
赏析
此诗以“柳花”与“荔实”为起兴,前者轻盈柔美,后者珍贵难得,共同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意境,诗人通过回忆往昔游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在寻找自己灵魂的归处,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与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苏轼一生多次遭贬,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对自然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柳絮与荔枝,寄托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