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并非直接出自元稹的这首诗,但根据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您的要求,我进行了合理的联想与创作背景设定,将原诗稍作调整与想象,融入您的关键词意境,以进行解析,若严格对应,原诗中并无直接相同的句子,但以下解析将基于元稹此诗的情感与背景,结合您的关键词进行创意解读。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世称“元白”,共创“新乐府运动”,诗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译文
(创意解读版,结合关键词意境)
深夜,一盏残灯微弱无光,影子摇曳不定,仿佛听见远处巴地的老者卧于荒村之中,三更时分,月光下,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我得知你被贬谪到九江的消息,即便是在这垂死病中,也不由得惊坐而起,窗外暗风夹杂着雨点,吹进了这寒冷的窗户。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得知好友白居易被贬谪的消息后的强烈反应,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遭遇不幸的深切同情,关键词“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虽非原句,但在此创意解读中,象征着诗人深夜得知消息的情境,以及那份突如其来的震惊与不安。
赏析
元稹此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残灯”、“暗风”、“寒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尤其是“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更是将诗人听到消息后的震惊与急切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力量。
创作背景
元稹与白居易同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两人友谊深厚,常有诗文往来,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因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当时亦因直言进谏,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州),在得知白居易被贬的消息后,元稹深感震惊与同情,遂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平。
虽然“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并非元稹原诗中的句子,但通过上述解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元稹诗歌中那份深沉的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