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洞庭秋思

唐·李群玉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约大中初前后在世,工诗歌,长于五言,有《李群玉集》三卷传世。《全唐诗》录存其诗二百六十三首,李群玉的诗才横溢,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诗人推崇。

译文

八月洞庭湖畔的秋天,潇湘水向北流淌。

万里归家的梦时常萦绕心头,身为异乡客的五更天里愁绪满怀。

此时无需打开书卷,更适合登上酒楼一醉解忧。

听说这里的黄柑美味堪比仙药,连珍贵的朱橘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更不必提它的价格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洞庭湖畔的秋日思绪,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身处异乡的愁苦,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借黄柑与朱橘的对比,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洞庭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联“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以景起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颔联“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身处异乡的愁苦,情感真挚而深沉,颈联“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此时无心读书,更愿意借酒消愁的心情,尾联“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则以黄柑的美味和珍贵,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使全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李群玉游历洞庭湖畔时,诗人身处异乡,面对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和亲人,心中充满了愁绪和思念,诗人也借黄柑与朱橘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