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曾共游,忆江南。

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

何日是归年。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实际刘禹锡作品中并无完全与此一致的诗句,但风格上借鉴了刘禹锡的诗词特点。)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平易流畅,意境新颖,富有哲理意味。

译文

春天已经离去了,感谢洛城的人们对我的款待,那柔弱的柳枝随风摇曳,仿佛是在举手告别,丛丛兰花上沾满了露珠,就像是离人的眼泪,我独自坐着,心中也充满了忧愁。

曾经与你一同游历江南,如今回想起那段时光,我依然是个江南的老游客,辞去官职的我,知道还有个老朋友萧郎也在老去,不知道哪一天,我才能再次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离去和与友人在江南的游历,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江南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怀念。

赏析

本诗在表达上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在结构上,诗歌层次分明,情感递进,从对春天的离别到对江南的怀念,再到对友人的思念,层层深入,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模拟作品,但我们可以借鉴刘禹锡的生平经历来推测可能的创作背景,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在江南任职期间,他或许与友人共同游历了江南的美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他离开江南,回到京城或其他地方任职时,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便成为了他诗歌中的重要主题,这首模拟的《忆江南》可以看作是刘禹锡对江南情怀的一种艺术再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