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十二
朝代:金
作者:元好问
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
昆仑自有通天路,九折回环一寸心。
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与赵秉文合称“二妙”,又与白朴、马致远、关汉卿并称“元曲四大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诗文兼擅,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沉郁,语言凝练,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五代时期的文章如同遭受了劫难的灰烬,即便是到了升平之世,文章的格调与力量也未能完全恢复,但昆仑山自有通往天际的道路,虽然曲折回环,但每一寸心志都坚定不移。
释义
“五季文章堕劫灰”指的是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社会动荡,文化衰落,文章质量低下,如同遭受了灾难的灰烬。“升平格力未全回”则是指即便到了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文章的格调与力量也未能完全恢复到先前的水平。“昆仑自有通天路,九折回环一寸心”则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坚定信念,认为尽管道路曲折,但只要心志坚定,总能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元好问对文学发展的一种深刻反思和展望,他通过对比五代时期的文章与升平之世的文章,指出了文学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他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认为只要心志坚定,总能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这种信念和态度在元好问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作品风格沉郁、语言凝练,充满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元好问在论诗时所作,属于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系列之一,这组诗是元好问对文学发展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总结,旨在探讨文学发展的规律、特点和趋势,在五代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文化衰落,文章质量低下,而到了元好问所处的时代,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文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元好问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文学发展的深刻思考和展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