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生平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注:此句虽非直接出自上述原文,但根据题意构造,可理解为对辛弃疾生平的一种概括或化用,融入以下分析中。)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注:由于“生平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非直接原文,以下译文主要基于《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原文进行翻译)
我多么地衰老了啊!惆怅平生交游的朋友,如今还剩几个?白发徒然地垂满了三千丈,人生万事不过一笑而已,问我有什么东西能使我快乐?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这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在东窗下一边饮酒一边搔首,想象着陶渊明写下《停云》诗时的风味,那些沉醉于功名利禄的江左士人,哪里懂得浊酒的美妙真谛?回首往事,只见风起云涌,令人豪情万丈,我不恨古人看不到我,只恨古人看不到我狂傲不羁的情怀,能够理解我的人,只有两三个罢了。
释义
此词上片开篇即言衰,但紧接着以自嘲的口吻否定,情绪转为激昂,又通过对“青山”的赏玩,表现出旷达不羁的襟怀,下片则叙述自己对世事的厌倦,表明超脱尘世的人生态度,并对那些求名逐利之徒加以嘲讽,最后以陶渊明自比,抒发知音难觅的感慨,全词语言平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哲理意味。
赏析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友情、名利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他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人的不同,展现了自己狂放不羁、超脱世俗的个性,他也对那些沉迷于功名利禄的人进行了嘲讽,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意味,是辛弃疾豪放词风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左右,此时辛弃疾已年近六旬,被朝廷弃置闲居江西铅山多年,他深感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愤懑,在这首词中,他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又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名利的淡泊,他也通过自嘲和嘲讽他人的方式,展现了自己狂放不羁、超脱世俗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