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27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海棠》,下面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王安石并称“王苏”和“唐宋古文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译文

春风轻拂着海棠,花光灼灼,小楼之间弥漫着淡淡的雾气,月亮也悄悄移过了回廊,夜色中,炉香袅袅升起,初泛的香气弥漫开来;海棠花的影子在微风中摇曳,仿佛要随着春天的脚步起舞,我只担心夜深人静时,花儿会悄然睡去,因此特意燃起高高的蜡烛,来照亮这海棠美丽的姿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棠在夜色中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喜爱和珍惜之情,诗中“浥浥炉香初泛夜”描绘了炉香在夜色中初泛的香气,“离离花影欲摇春”则形象地描绘了海棠花在微风中摇曳的影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海棠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海棠在夜色中的美丽和魅力,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海棠花比作美人,用“红妆”来形容其娇艳动人,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深深喜爱,诗人也通过“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所作,当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生活困顿,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乐观和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海棠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苏轼的《海棠》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海棠在夜色中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