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
作者及朝代:
唐·王建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早年曾寓居巴蜀,后迁居关中,大历年间进士及第,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晚年退居咸阳原上,过着闲居生活,王建一生创作颇丰,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平易通俗,生活气息浓厚,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夜的露水悄无声息地打湿了桂花,微风吹过银河,扫去了淡淡的云彩,我漫步在庭院中,月光仿佛也在跟随着我的脚步。
释义
中庭地白:形容月光洒满庭院,地面如同覆盖了一层白雪。
树栖鸦:乌鸦在树上栖息,营造出夜晚的静谧氛围。
冷露无声湿桂花:秋夜的露水悄无声息地打湿了桂花,增添了秋夜的凉意和香气。
风吹河汉扫微云:微风吹过银河,仿佛扫去了淡淡的云彩,使夜空更加清澈。
步屟中庭月趁人:诗人漫步在庭院中,月光仿佛也在跟随着他的脚步,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秋夜的静谧与清冷,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冷露无声湿桂花”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和香气,使画面更加生动,后两句“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则通过描写微风吹过银河、月光跟随诗人的脚步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和画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晚年退居咸阳原上时期,此时的他已经远离了官场的纷扰和喧嚣,过上了闲居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更加深刻,对秋夜的静谧和清冷有着独特的感受,他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景象和月光下的漫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