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将军画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白色的画绢上仿佛起了风霜,苍鹰的图画姿态格外神异。
它耸起身子想要捕捉狡猾的兔子,侧目而视好像心中充满了愁恨。
丝制的绳线挽住弓弦时好像光芒将要摘下,整个画鹰仿佛呼之欲出,直上轩楹。
何时才能像画中的鹰一样搏击凡鸟,使得凡鸟毛血洒落在平地上。
世人只知道称赞曹将军的画技,又有谁知道李将军(虎头,即李邕的别称)的画技其实也非常高超,并非痴人呢?
释义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李将军画鹰的高超技艺,并通过与曹将军的比较,表达了世人对于画家评价的片面性,诗中通过描绘画鹰的神态、动作以及气势,展现了李将军画技的精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的前八句主要描绘了画鹰的形神兼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画鹰的雄姿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人评价画家时的片面性的不满,同时也突出了李将军画技的高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画家的技艺,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观赏了李将军所画的鹰后所作,李将军的画技高超,但当时世人却只知道称赞曹将军的画技,对于李将军的画技则知之甚少,杜甫在观赏了李将军的画后,深感其技艺非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李将军的画技,并表达了对于世人评价画家时的片面性的不满,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对于画家的赞美和敬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艺术评价的一种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