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的解释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池上遇雨二首(其二)

唐·韦应物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春色回。

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常蕴含着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

译文

东风吹散了梅枝上的残雪,仿佛一夜之间就把春色带了回来,我忽然间领悟到这一点,在过溪时忍不住会心一笑,这一笑竟惊得水中的禽鸟飞起,抖落了它们翠绿的羽毛,如同一片片翠绿的羽毛衣轻轻飘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句,形象地表现了冬去春来的季节变换,而“一夜挽回春色回”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迅速到来的惊喜,后两句“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则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化,他在自然美景中领悟到春天的到来,心中喜悦,以至于笑容满面,连水边的禽鸟都被惊动,羽毛随之飘落,形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前两句通过“东风吹散”与“一夜挽回”的对比,突出了春天到来的迅速与神奇,富有诗意,后两句则通过“忽悟”与“惊落”两个动作,将诗人的喜悦之情与自然界的反应巧妙结合,既表现了诗人的敏锐感知,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但晚年多任地方官,有机会深入自然,体验田园生活,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春日,漫步于池边,偶遇春雨,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心中涌起喜悦之情,从而创作出来的,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体现了韦应物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